有意思报告

什么?应该没有人不喜欢辣条吧

  2017-03-10 16:59:37

那天中午,在同事们的嘲笑中,我干掉了一整袋辣条。

上回说到“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榴莲(遇到一个天天给我买榴莲的男人,想嫁),同样是爱者甚爱,恨者不闻,咱们今天讲讲辣条。


━━━━━

hotstrip

辣 条

━━━━━


那天中午,在同事们的嘲笑中,我干掉了一整袋辣条。隔壁一个姐姐还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




不对啊,难道不应该是:

“好香,是什么!”

“这种标志性的油香味……是谁在吃辣条!”

“只有卫龙才会散发出这样浓浓又不招人讨厌的香精味道”

“我仿佛已经在回味辣条混着甜的味精咸香了……”


难道对辣条,不都是人恒爱之吗?因为它真的是从小到大陪伴我们最久的一种零食啊。


01


还记得第一次吃辣条的场景,那是读小学的某一天。


在那之前我们的零食圈还锁定在“南京板鸭”“5+2套餐”“无花果”范围内……


没错,就是这些,还是小清新风的:



有天放学回家路上,我的小伙伴突然买了一包红色的油油的零食,我看此非善物,表示不愿意尝试。


但当他打开吃的时候,我却闻到了一丝引人入胜的甜味。


凭着我们无锡人对于甜味一贯的喜好,我最后还是忍不住尝了。


从此,之后的十多年里,我的生活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它。



02


初中时,学校禁止售卖辣条,因为它实在不够营养。


无奈辣条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受人欢迎了,抛开家庭出身、成绩差距,绝大部分的少男少女都爱,于是心机的小卖部就把辣条藏到小黑框子里卖。


记得当时每晚宿管来查房,舍友们总是很兴奋“宿管来了,藏好藏好”。


现在想起来,我对辣条的情有独钟极有可能是源于那时候的偷食体验。



也是那时候,现在如雷贯耳的“卫龙”横空出世。


不同于辣条始祖“周长江”的辣得彻底,卫龙浓浓的味精味,给人营造了一种很鲜甜的假象,吃一口放不下,紧接着要来第二口。



03


这股“卫龙”风一路跟着我们到了大学,每次买卫龙都是四倍数起,宿舍四人一个人都不能少,一包辣条简直比一顿饭还能表现宿舍友爱。


2015年第一次听说卫龙走出了国际,当时我正在外旅游,见客栈桌上摆着一堆的卫龙,边上一群老外吃得正high,他们告诉我,辣条这东西在国外已经卖到十多美元了!


对,这次不是烤鸭也不是左宗棠鸡,是辣条没错,在国外的吃货世界刮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有一阵子,最喜欢的就是在B站上看各种老外尝试辣条,一副视死如归的神态打开辣条,吃完又天花乱坠的夸赞……





当然,卫龙为了让自己的包装担得起自己的国际地位,也是绞尽脑汁:




还看得出来是谁家的设计吗?没错,就是乔爸爸家的。


名字也更是直接,人称hotstrip——hot+strip,辣+条状的东西。


你一定没想过有朝一日战斗民族的领导人都会给辣条点赞,此时浓浓的民族骄傲感在燃烧!



不得不说,没能将一个小众的饮食类做大做好,不仅受到国内群众的喜爱,还能另辟蹊径打出国外市场,自己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出口。


卫龙的牛逼程度,不言而喻。


现在别人问什么才是中国味道,要说辣条真的是一点不过分。


但对我们来说,辣条更可怕之处在于,它穿越了十余年,甩开了所有的童年味道,直到如今都勾着我们的魂,用舍友的话说就是,闲着没事吃一包,那是时不时就能想到的滋味。


于是,又买了几包,供室内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