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中新社70年:应势而生,因变而不同

韩永  2022-09-28 10:49:57

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

 

9月23日上午,北京西城区,一场引人瞩目的庆祝大会正在举行,大会持续了一个小时,现场简朴而又热烈。

 

这是庆祝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大会。从1952年到2022年,这家以服务侨胞为出发点的通讯社已经走过了70年,从成立之初的47人,发展为在境内外拥有52个分社、有一支2000多人的专业人才队伍、在海内外拥有巨大影响力的通讯社。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发来贺信。他肯定了中新社过去的贡献,对未来寄予厚望。中新社同仁为这封贺信中体现的真切关怀和殷殷期待所感动,这必将成为中新社的强大动力。

 

踏着过往70年的深厚积淀,在中央及各界友人的密切注视下,中新社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肯定与寄望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70年来,中新社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坚持为侨服务,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积极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新社自成立之始一以贯之的血脉,为侨服务是中新社集全社之力一步步推进的核心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中新社践行媒体“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角色的最真实写照。

 

习近平希望中新社以建社70周年为新的起点,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积极联系海外华文媒体,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些殷殷寄望,既是中新社过去70年一步步摸索和实践的方向,也是未来需要更加心无旁骛、坚定信念、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全力追寻的目标。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出席大会并讲话。他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突出中新特色,面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外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不断壮大海外知华友华“朋友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心和力量。

 

9月23日下午,中新社召开社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与会者都怀着抑制不住的欢欣与鼓舞。中新社社长陈陆军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对中新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他说:“站在新的起点上,中新社将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新社总编辑张明新表示,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贺信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守正创新,加快融合发展。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新社将自身的发展,自觉置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始终把全方位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总书记大国领袖形象作为工作重点,倾力打造融媒体专栏“近观中国”等栏目,推出富有中新风格和差异化、辨识度的报道。“近观中国”专题策划推出的“大变局·中国治”系列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

 

因势而生

中新社的70年,从一开始就浸润了历届中央领导的殷切关怀,自身也因应现实和环境的变化,不断通过创新,在认识自我、坚持差异性的基础上寻求突破。

 

“回顾中新社走过的路,可谓70年风雨,70年辉煌。”中新社原副社长、周恩来侄女周秉德说。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开始筹建一个专门面向海外华侨的新闻机构,这个机构被刘少奇命名为“中国新闻社”。不久后,关于成立中国新闻社相关问题的报告,经中宣部部长习仲勋呈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案头,周恩来审定后报毛泽东同意。

 

周秉德家中的书架上,有一本《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其中记载了周恩来对习仲勋关于中国新闻社编制和经费等问题报告的详细批语。

 

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卓越的领导者。他最初提出成立中新社的动议,是为了向华侨报刊提供新闻服务。当时海外华侨约1200万,他们大多数在东南亚,其次在北美和欧洲。由于中国当时在国际上被封锁、被孤立,这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更为严重,他们缺少权威的渠道了解国内的情况,并因西方的一些意在离间的不实报道而产生误解。在复杂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下,中新社应运而生。

 

位于北新桥三条一号的“海棠院”,见证了中新社筹备的过程。1952年9月14日,廖承志出席中新社的筹备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新闻社的任务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社呢?”他说,我们要建设新中国,争取国际友人的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华侨工作应该是争取国际友人的一个环节,这是不能违反的原则。这项工作,首先是组成华侨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华侨大多数,因此,中国新闻社的任务是重大的。

 

参加这次筹备会议的共有47人,廖承志战争时期曾任新华社社长,他的这篇讲话被命名为《从47个开始》。“现在,你们有47个人,这在开头已经不算太少了。新华社起家的时候,才5个人嘛!”

 

对于如何办中新社,廖承志在讲话中发出“打破关门主义,反对教条主义”的号召。他特别强调,报道要“群众化一些”,调子要低一些。

 

当年10月1日,中新社向海外发出了第一篇广播新闻稿,题目叫《首都纪念国庆节举行隆重阅兵式》。自此始,此后70年,中新社无一日停止发稿。

 

不久前,中国科协办公厅来函,希望中新社寻找1964年李四光(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一篇稿件。中新社香港分社的工作人员在一摞摞泛黄的《中国新闻》稿件中寻找到了发表于58年前的这篇通讯《李四光谈青年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

 

成立伊始,中新社汇聚了一批享誉业内的专业人士,有的是海外华文报刊的总主笔,有的是港报资深编辑,有的还在中新社的前身、始创于1938年的国际新闻社工作过。

中新社第一届理事会囊括了胡愈之、王芸生、徐铸成、彭子冈、陈翰笙等名家。第一任社长金仲华,是著名国际问题专家。

 

自诞生之日起,中新社就将深厚的爱国情感与精湛的专业技能相结合,宽阔的国际视野注目于脚下的这片土地。

 

1957年,中新社关于戏曲演员范瑞娟的专稿《我的丈夫,我的蜜月》,内容生动,被海外报刊广泛刊用,毛泽东主席为该文的题材定调;1974年,中国新闻社记者蔺安稳采写了《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一文,这是兵马俑第一次见诸于文字报道,“世界第八大奇迹”由此进入公众视野。

 

凭借快速、高质又特色鲜明的报道,中新社很快赢得了广大侨胞和海外媒体的信赖。上世纪60年代,陈毅外长出访东南亚时,看到当地华文报纸登载中新社播发的新闻,说:“不到海外就不知道中新社的影响。”

 

变中求破

 

服务于海外华侨这一定位,让中新社自成立之日起就与众不同,一是由于要团结这个规模庞大、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对中国有特殊意义的群体而产生的使命感;二是在传播内容、语言与行文风格上,由于受众群体的特殊性,要更加符合国际传播的规律,新闻操作要更加专业规范。

 

中新社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既符合专业规范又能体现差异性的风格。经过不懈努力,中新社逐渐探索出一套有鲜明特色的话语和叙事体系,形成了在业内独树一帜、屡被称道的“中新体”。

 

在中新社的采编手册上,“中新体”写作风格被概括为五个字:实、宽、短、快、活。还有个更为形象的16字概括,叫“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

 

有人给“中新体”下定义,称其是淡化媒体的主观叙事方式,破除媒体原来高高在上的姿态,将理解和思考权还给读者的一种新闻样式。

 

在叙事技巧方面,中新社面对宏大主题时,通常会采用平民化视角展开报道,擅长从普通人的微观生活场景入手,通过故事、情节、细节的巧妙搭配达到“以小见大”的报道效果,进而帮助海外受众对相关抽象概念形成具象化认知。

 

例如,在“一带一路”的报道中,中新社曾推出一篇《中柬“正能量”双向输送》的对外报道,将叙事视角放在了柬埔寨水电项目的合作建设上,用图文直观呈现了水电项目对柬埔寨资源保护、经济建设所带来的好处,让海外受众充分认识到了“一带一路”的现实价值。

 

这种风格,在中新社的获奖作品《陈香梅来到廖公家》、“十九大十九问”等报道上均有很好体现。

 

“中新体”曾对新闻界产生很大影响。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创办者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回忆,时任央视台长杨伟光明确要求,节目语言要变为“中新体”。

 

1982年9月,廖承志题词:“中新社是我国新闻战线的奇兵”。

 

港澳台报道,是中新社长期关注的重要议题,这让它在重要的民间交流中承担了独特而不可或缺的角色。

 

1987年,岛内“戒严令”尚未解除,台湾《自立晚报》破天荒派出两名记者李永得、徐璐绕道到大陆采访,打破1949年以来两岸新闻交流的“禁区”。负责接待这次采访的是中国新闻社,中新社时任港澳台部主任陈佐洱负责接机,当舱门打开时,他握着两位台湾同胞的手说:“欢迎,欢迎。等你们38年了!”这句话迅速登上港澳台多家媒体的头版头条。

 

4年后,新华社和中新社各派一名记者同赴台湾采访,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记者第一次踏上宝岛土地。

 

上世纪80年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等,中新社都是这些历史时刻的重要见证者和记录者。

 

作为一家通讯社,中新社同仁严守新闻人的职责,忠实地记录时代,力所能及地做个时代的推动者。

 

而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并成主要传播平台的新格局下,中新社传承和发展“中新风格”,在媒体融合中守正创新,提前布局,持续发力,线上与线下良性互动,影响力都在稳步提升。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作为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通讯社,中新社向来有媒体融合的基因,这一方面表现为在形式上,中新社因应技术与市场的变化,不断拓展更符合传播规律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在思维方式上,中新社一直都不拘于某种定式,而是在沉稳的定力中保持适度的敏感,从而能准确地踩在点上,既不操之过急,也不落人之后。

 

1995年4月,中新社在香港上网,成为亚洲地区最早上网的中文媒体之一。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新闻网的多项指标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名列前茅。

 

2000年,《中国新闻周刊》创刊,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为办刊理念,其中文版的深度报道广受赞誉,另外还有7个语种覆盖9个区域的外文版。

 

中新社在去年推出的特稿专栏“东西问”聚焦文明互鉴,依托中外专家,注重学媒结合,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

 

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中新社推出的“问答二十大”系列微视频,以国际视角、互动问答的形式,将为报道、解读这场盛会提供中新社视角。

 

如今,中新社拥有文字通稿、图片、特稿、视频、网络、报刊、供版、新媒体、电影、智库论坛等产品和平台,拥有24小时不间断发稿的全球三地信息发布系统。

 

“一部中新社的发展史,既是中国探索国际传播的缩影,也是中央主要媒体发展变迁的缩影。”中新社社长陈陆军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新闻社以寻求“最大公约数”和画出“最大同心圆”为目标,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文化,努力续写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