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半个喜剧》,半部好戏

​石若萧  2020-01-06 09:50:18

做人?做狗?

  12月20日上映的《半个喜剧》体量不大,档期也不佳,勉强蹭了个贺岁档的边。但依然引发了影迷圈子的强烈关注。

 

  主创团队是2016年《驴得水》的原班人马。彼时《驴得水》一出,收获赞誉一片,还成了当年豆瓣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周申、刘露两人也从此在电影圈站稳了脚跟。

 

  《驴得水》票房成绩并不高,只有1.72亿,但这是题材所限的缘故:民国故事多以电视剧形式呈现,拍成电影则注定基本盘狭小。而今年的《半个喜剧》走了都市轻喜剧的路子,更贴近生活。按理来说,票房本应更高。

 

  但如今来看,票房表现却只能说一般,上映半个多月后刚刚过了1.5亿。根据猫眼预测,最终结果应该堪堪同三年前的《驴得水》持平。

 

  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精巧的前三十分钟

 

  拆开来看,《半个喜剧》的剧情一句话即可总结概括:一个渣男,一个老实人,两个善良的女孩,还有一个戏份不多、但总出现在戏眼的“渣女”,几个人之间发生了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

 

  全片笑点最密集处,在于前三十分钟。即将结婚的郑多多瞒着未婚妻高璐,偷偷和中学“女神”莫默约会,结果却记错了时间:莫默准点赴约,来到郑多多家中,却看到房里还睡着个郑多多的一夜情对象夏娃。

 

  为了隐瞒夏娃同自己有关,郑多多只好扯谎,把自己和室友孙同的房间临时调换了一下。这种谎言本来就一戳即破,更大的危机还步步紧逼:孙同马上将要回家。孙同的母亲、以及高璐都将接连来到家中造访。

 

  所以,前三十分钟的主要矛盾就聚焦于:郑多多该如何圆这个局?

 

  《半个喜剧》郑多多和莫默

 

  危机明确,空间狭窄,结局未知,解法不唯一。集中的悬念让影片的前三十分钟极为好看。观众也深受感染,影院里每隔一会儿便响起一阵爆笑。

 

  编剧的功力,在这一部分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糊弄莫默,每个人面对不同的对象,都要做出不同的反应。误会、掩饰、配合、打马虎眼、恍然大悟、随机应变、隔空对话。统统处理得滴水不漏。虽然所有的场景变换只不过是房间和楼道,但带来的紧张感却丝毫不输给任何大片。

 

  乏力的爱情

 

  三十分钟后,冲突变得不那么密集,画风渐渐走向了严肃。

 

  影片从搞笑转向严肃,是在孙同和莫默之间产生情愫开始的。莫默知道受骗,砸了孙同的电脑,愤怒平息后,感到羞愧,留下了赔偿费用。这个动作是孙同对莫默产生好感的开端——遭受近乎侮辱的欺骗后,却依然能够得体应对,从中体现出了自尊。

 

  这种自尊令人感动,倘若用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来体现,甚或仅仅给出一个模糊背影,都有无尽的玩味空间。但可惜的是,电影中并无这类表现。待到孙同回房,已经人去屋空,镜头中只剩了一叠人民币。

 

  考虑到孙同在金钱上的窘迫日常,这叠人民币的出现,使孙同的“怦然心动”一下变了味儿。开头力道不足,导致后来感情升温的过程,无论是咖啡店的偶遇,还是酒吧里的对话,都不免显得有些突兀。每逢关键处,情感逻辑无法自洽,只好靠大段的音乐把情绪向上推。

 

  《半个喜剧》孙同酒吧唱歌

 

  音乐是老实人孙同唯一拿得出手的技能,也是其同异性无障碍沟通的唯一依凭。但莫默不是未成年小女孩,音乐并不能构成爱情发生的条件。滥用音乐,是逻辑开始乏力的表现。

 

  爱情是相互影响的,除了男性的推进,也要有女性的接受。《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和露丝的感情升温,走过了一系列关卡:先是甲板上的对视,再是深夜的解救,再通过杰克的艺术修养和纯粹人格魅力,一步步给了露丝打碎家庭枷锁的勇气。所有的冲突浓缩到了“船”这样一个小型空间中来展开,成就了这部爱情片中的不朽经典。

 

  《泰坦尼克号》太过伟大,不具可比性。以此为例,只是想说明跨阶层的爱情发生需要有个理由。而在《半个喜剧》中,莫默接受孙同,更像是情感受挫后向下兼容、寻求安慰的权宜之计。为了调和这种淡淡的猥琐感,让爱情变得可信,影片还特意设置了一个相亲快板男来和孙同做对比——该形象十足不堪,简直是当代中国剩女焦虑下所有男性负面刻板印象的集合体。

 

  《半个喜剧》中常远饰演的快板男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导演周申提到了创作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刘露的两个发小,其中一个马上要结婚,出于某种“遂愿”心态,偷偷出轨,睡了自己的初恋。

 

  结果初恋当了真。原本她已经订婚,一时冲动便退了婚,来北京找此人。此人一慌,就让自己的哥们,也就是刘露的另一个发小来帮着“挡一挡”。所谓“挡一挡”就是“劝劝她,跟她说我配不上她,让她找个更好的。”

 

  结果过两天,发小告知此人:“不用担心了,她不会来烦你了,我跟她在一起了。”此人占有欲瞬间破土而出,心态崩塌。双方大打出手,在家里互相扔酒瓶子,并且还都认为自己是占理的一方。

 

  选用这么个素材做基础,试图升华到“选择做人还是做狗”的大主题上,即便有贫富对立的概念加成,仍不免有些“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牵强。

 

  缺乏成长与转折

 

  主创团队的前作《驴得水》中,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无比真实:腐败的特派员,忍辱负重的校长,感到尊严受挫后反击的老裴,世界观被击碎后彻底黑化的铜匠,一声枪响后下跪的周铁男,追求自由却被外力逼疯的张一曼……

 

  《驴得水》任素汐饰演的张一曼

 

  一出群像戏,每个人面对外力时的每一项选择,都能反映出其背后连带着的整套世界观,这是《驴得水》的高级之处。虽然影像上调度简单,被诟病舞台剧感太重而电影感太弱。但因剧本极为优秀,依然被众多影迷誉为2016年度华语最佳。

 

  而在《半个喜剧》中,这种前后转折太过缺乏。郑多多之所以坏,是因为他天生就是诈骗犯人格;莫默之所以好,是因为她天生就单纯善良正直。影片从开始到结尾,坏人没有反思,好人保持高尚,至于配角高璐、夏娃和孙同妈,更是乏善可陈。

 

  整部电影中,发生思想转变的只有孙同一人,可以说其是唯一主角。其余所有人的所有行动,都是围绕着孙同的成长做铺垫。换言之,为了达成此目标,他们都成了工具人。

 

  为了突出一个人的思想变化,用一群工具人来营造极端环境,无论如何算不得高明剧作。何况戏剧人物之间相互影响,周围人的单一,也简化了孙同的人格,将其内心矛盾都削减到了“户口”这一个点上。

 

  结尾处,孙同终于爆发,面对高璐的质询,说出了所有真相,搅黄了郑多多的婚礼,让观众出了一口恶气。但这并非孙同本人的内心升华,而只是从郑多多的一个极端倒向了莫默的另一个极端。

 

  纯粹的坏人,抑或纯粹的好人,在真实世界中都鲜见。感情映射人物内心,是最为复杂的事物。“渣男”常怀恻隐之心,“老实人”也有狡黠一面,受伤的女人也会泛起报复的小心思,才是更普遍的现实。频繁搞二元对立,虽然观众都能看出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但总不免有种被说教的刻意感。

 

  2018年的黑马影片《无名之辈》中,大头明知红霞的职业,却还是用一句“老子不管她以前是做啥子的,老子只管她以后是做啥子的”带过——这种“难得糊涂”的心态,才是小人物在感情生活中真实的挣扎和取舍。

 

  《无名之辈》潘斌龙饰演的大头

 

  在接受《第一导演》采访时,导演周申坦言,自己有点“愤青”。在他的理解中,“愤青”是个褒义词,证明此人勇敢纯真,有是非观。而没有是非观的人则不能称之为愤青。“如果他认为社会上大部分东西是灰色的,那他肯定不是愤青。”

 

  “有的人就想更好的物质生活,那么他甘愿不要尊严,不要人格。那你就要清楚这是你自己选的……不要把自己身上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去,你自己愿意做狗,没人逼你。”

 

  伟大喜剧的底色皆是悲剧。倘若缺少理解灰色的眼睛,那么便只有愤怒和批判,难免缺失悲悯。

 

  为什么喜剧难做?

 

  喜剧初诞生时,地位比悲剧低。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把喜剧列为最低级剧种。在丹纳看来,文学是道德的反映,表现“有益特征”的作品价值,高于表现“有害特征”的作品价值。

 

  所谓“有害特征”,是喜剧中经常出现的人物性格:愚蠢、自私、懦弱、庸俗等。这些元素即使不能不出现,也应尽可能少为宜。在这种逻辑下,所谓“中级剧种”即是表现那一类“坚强而不健全,精神不平衡”的人物。“高级剧种”自然就是表现“真正完美的英雄”。

 

  对英雄的推崇,本质上是满足平民对贵族的幻想。丹纳生活的时代,法国大革命刚打碎君主制,但旧文化的影响仍在。如今两百多年过去,情况彻底翻转了过来,《小丑》都拿了金狮奖。甚至主旋律商业片中都普遍流行给主角设置一些阴影,以丰富人物层次感。譬如《烈火英雄》中黄晓明饰演的江队长就因为历史错误,最后不得不通过牺牲来实现自我救赎。

 

  《小丑》剧照

 

  喜剧地位得到提高,因为人们终于愿意承认所谓“有害特征”也是人性的一部分,而非仅仅只有拿来开涮的用处。但反过来,观众对喜剧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不光要搞笑,还希望其能反映时代、直击内心。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评分不佳,正因为对“有害特征”剖析不够。何况女主身上是老香港的狮子山精神,内核还是英雄,时代感错乱了。

 

  《新喜剧之王》鄂靖文饰演的如梦

 

  实际操作过程中,喜剧亦被编剧们公认为最难写的剧种。其中又以情景喜剧尤甚。因为其对白密度极大,寻常电视剧剧本,一集不过万字出头,而情景喜剧每分钟字数动辄是前者两三倍。此外,结构的布置、笑点的拿捏、对白的文学性、社会的批判性,要求都比故事片更高一层楼。

 

  然而外行带资往影视圈切,都爱从喜剧入门。无他,便宜且受众广。如《老友记》《生活大爆炸》《老爸老妈浪漫史》,所需不过两台摄像机,四五演员,几个房间。红则大赚,糊了也亏不掉几个钱。一通算盘打下来,却往往把最关键的环节——剧本——给忘了。

 

  《生活大爆炸》剧照

 

  老板外行,编剧缺少才华,再加上长期关在房间,远离烟火,只好在网上扒些过时段子拼凑一番,以满足“一场七个笑点”这类表面要求。现今播出的令人尴尬到脸酸的所谓网络喜剧,大都遵循如此产出过程。

 

  所以喜剧编剧就陷入了非常纠结的生存状态中:钱少事多要求高,还容易挨观众骂。扭曲压力之下,干脆用脚投票。自《武林外传》后,近年来,电视上的优秀华语情景剧几乎完全消失。饱受抄袭诟病的《爱情公寓》竟成了最后的绝响。

 

  综上所述,这个年代,依然坚持做喜剧,并且试图从中发掘出更深刻母题的创作者,都值得尊敬。这毕竟太难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半个喜剧》虽然不完美,但依然是可贵的,因为体现出了主创团队的理想主义和野心。在大众普遍急功近利的今天,这已经是最难得的东西。

 

  豆瓣上,观众们给出了7.6的高分。编剧用脚投票,观众亦然。

责任编辑:郭银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