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桃花坞木版年画数据库”建设工作专家论证会举行。会上,除了探讨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外,姑苏版画全球影响力成为关注的重要话题。

近期,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宣布联合购藏了一批18世纪的中国姑苏(苏州)版画,共220幅,数量宏富,制作精美。这充分体现了国际学界对姑苏版画艺术价值的高度肯定与推崇,引起广泛关注。
清代苏州版画以木版画为主,清中期以前的作品被称为“姑苏版”“苏州版”“康乾苏州版”“阊门姑苏版”等,清晚期的作品被称为“苏州版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或“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
明末清初,“姑苏版”大量传入日本。因此,国内学界素有“姑苏版影响浮世绘,进而影响欧洲印象派”的说法。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翁连溪表示,国外对中国的木版水印技法非常佩服,早期浮世绘达不到中国姑苏版画水平。
“但由于前二十年没人研究姑苏版画,中国各大馆藏只著录一张,无法研究;而且当时对外交流又不多,大家都没能关注这一题材。这些年中西学者有很多交流,才使得姑苏版画重新回到人们视野。”翁连溪透露,他此次来苏州除了参加论证会,还带来30多幅自己收藏的姑苏版画,帮助苏州明年办个大展。
据悉,“灼灼其华•之子于归——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嬗变与影响”为苏州美术馆策划的2026年新春大展。计划展示苏州美术馆馆藏以及国内学者私人收藏珍贵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姑苏版)作品60件;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馆藏浮世绘作品54件(已签署借展协议)、其他来源收藏的浮世绘作品6件;苏州美术馆馆藏晚清至民国以及新中国和现代桃花坞木版年画作品60件(展示桃花坞木版年画发展史);共计180余件展品。
展览计划从“春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周年为切入口,桃花坞木版年画作为“春节”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承载了中华民族精神、又是展示苏州文化魅力的重要媒介,同时展示苏州版画“姑苏版”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影响。
本次展览除了得到翁连溪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文化学者高福民的鼎力相助,他也将拿出10多幅收藏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支持办展。高福民表示,在搜集这些散落在外的“苏州版”时,付出了很多心血。他的专业和执着也让其在国内外声名远播。日本设计大师山本耀司就曾来苏州,专程拜访高福民,并为其精神和情怀所打动,对高福民的这一事业给予支持。
为配合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美术馆)“灼灼其华·之子于归——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嬗变与影响”展览的筹备,推动“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数据集项目建设,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与杭州国家版本馆共商共建“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数据库。目前,数据库已基本搭建完成,双方资源及相关信息正在逐步梳理并录入完善。

杭州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吴雪勇透露,数据库有望明年春节前上线。他表示,姑苏版画是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整个中国古代版画的一个高峰和顶峰,直接影响日本和欧洲那些流派的艺术创作。专题数据库上线以后,将在整个江南地区乃至中国,甚至是海外特别是欧洲和日本能够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发挥更大作用。